我为何唯独被ta吸引?| 如何停止喜欢上那些错误的人
KY作者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The soul attracts that which it secretly harbours, that which it loves, and also that which it fears."
(灵魂会吸引它秘密藏匿之物,其中不仅有它爱的,还有它所恐惧的。)
—— James Allen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人?”
人在选择伴侣时,似乎都有自己偏好的“类型”——我们总是被拥有某种特质的人吸引。而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一些讨人喜欢的特质,比如好看、有趣、聪明等等。
但现实中真正吸引我们的人,可能与想象中自己会喜欢的类型完全不同。我们可能会一次次地喜欢上看起来并不符合自己标准的人、甚至明知是错的人。而在回顾时如果足够细心捕捉,你会发现,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的确存在某种共同点——虽然这个共同点可能并不容易被察觉。
为什么我们会被特定的人吸引?这种吸引又反映了我们自身的哪些特质?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吸引力”这个话题。
吸引力有什么基本法则?
抛开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谈,人与人之间是否会相互吸引,的确存在一些通用规则。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吸引力法则:
1. 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Donn Byrne和Don Nelson(1965)认为,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核心是“获得回报”和“正向互动”。简单来说,人容易被主动向自己散发好感与善意的人吸引,而两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又会增强这种吸引力。
Berstein(2015)还指出,我们会衡量对方接受自己的可能性。这种“被接受的可能性”与个体的安全感相关,我们在判断一个人吸引力时,“有没有可能被接受”会比“Ta是否有魅力”更重要。
2. 物理上离得近的人更有吸引力
心理学家们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宿舍内开展了一项关于“友情的形成”的研究(Festinger, Schachter, & Back, 1950)。他们发现大学生对和自己宿舍楼住得近的同学好感度会更高。
3. 我们更可能喜欢熟识的人
在一个关于单词的实验中,实验者向被试展示了一系列单词,单词是一种被试不认识的语言。实验者把不同的单词以不同的次数向被试展示,然后让被试按照好感程度给单词排序。结果显示,被试者看到次数多、更熟悉的单词,好感度会更高。
这个实验的效应在人和人之间也会发生。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常联系的人。重复的接触他人,甚至仅仅是图像,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好感度。
这就是多看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多看效应指的是,单纯的反复暴露就会影响你对被暴露物的印象。实验显示,如果个体一开始对于被暴露物的印象是正面或者中立的,反复暴露会增强个体对被暴露物的好感。但如果是第一眼就讨厌的东西,多看效应则会让我们更加讨厌它。
4. 我们更容易被和自己颜值相当的人吸引
虽然大家都标榜自己是“颜控”,但事实上,真正会吸引到我们的是那些和自己颜值水平差不多的人。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的“配对假说”。
研究发现,两人外貌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了一段关系是否快乐、长久。相比起颜值差异较大的情侣,外貌般配的情侣表示自己对关系更满意,感情也更加深厚(White, 1980;Garcia & Khersonsky, 1996)。
为什么会一直被特定类型的人吸引?
除了上述这些泛泛的吸引力法则以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情况:
1. “我喜欢那种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
Christine Hammond认为,人们在对方与自己能够“功能互补”时,会喜欢和自己非常不同的人。这种“互补”指的是,一个人本身的人格特质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或限制,而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刚好能弥补自己性格的局限。比如:
a. 内向者和外向者:
对于极其内向的人来说,他们即便不觉得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有什么问题,也会不自觉地被那些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外向者吸引。同时,在社交情境中,一个外向的伴侣也能够帮他们稳定住局面,缓解他们的焦虑。
另一方面,外向者也会欣赏内向者身上那种天然的沉静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善于自省和观察、捕捉细节的内向者对外向者来说是极佳的倾听者,他们能给外向者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洞察。
b. 敏感者和迟钝者:
对自我和他人情绪太敏感是一件消耗心力的事。因此,那些敏感的人常常会被一些和自己完全相反的、“神经大条”的人吸引。他们会被这类人的天然和快乐感染,觉得在这些人面前自己是更加放松的——这种放松感对他们来说难能可贵。
而那些对情绪不太敏感的人可能自我的整体幸福感会更高,但由于他们在这方面的“钝感”,导致他们无法在恰当的时刻做出恰当的、他人期望的情绪反应。因此他们也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障碍,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所以,迟钝的人也会觉得那些情绪丰富,并且能轻易察觉到他人情绪的人十分迷人。
2. 你被吸引可能是因为你们的心理障碍相互“匹配”
有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吸引力,前提是其中一方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刚好符合另一方不健康的需求:
a. 边缘型人格和依赖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障碍具有对被抛弃的极度恐惧、情绪起伏不定和极其缺乏与他人之间的边界感等特点,这样的伴侣对常人而言是很难忍受的。即使是最亲密伴侣,我们也无法接受一个人肆意地入侵、破坏我们的个人边界。
然而,这样毫无边界意识的伴侣对于依赖型人格却不是问题。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同样对被遗弃深感恐惧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喜欢顺从和依附于他人。对他们而言,伴侣毫无边界的要求和占有、忍受伴侣所有的情绪、对伴侣千依百顺,反而是一种让他们更有安全感的状态。
b. 有问题者与助人者
我们在过去的推送中曾多次提到“依赖共生”(Codependency)这个概念,这是一种乍看像爱情,实则却是一种与爱无关的、病态的关系。
在一段狭义的共生关系中,两人中需要一方有某些成瘾性的问题,比如无法自控地出轨、性瘾、嗜酒等,对自己和他人都难以负责任;而另一个人则高度依赖这个人的“问题”和“不负责任”,在过分地看护和管控另一方中获得自己的价值感——这是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
在依赖共生关系中扮演“助人者”角色的一方,往往“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他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给予Ta并不需要的过多的关怀,为此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需要。
一段共生关系中,往往两个人都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谋:一方依赖对方,另一方则依赖“对方对自己的依赖”——“成瘾者”和“助人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吸引。这种共生关系的结构十分稳固,这使得两人即使深陷痛苦,也很难离开对方。
3. 明知是错的人,却一次又一次地犯错
有的时候,人们已经从之前的关系中意识到,自己和某种人并不合适,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会幸福;但同时,他们又会再次被和那种明知自己应该远离的人吸引。
反复被令自己痛苦的人吸引是一种创伤的强迫性重复。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关系中曾经被虐待或深深地伤害,并且问题没有在那段关系结束前得到解决,比如对方为什么要伤害自己,那么这个人可能会不断爱上类似的人,进入和当初类似的关系,试图寻找答案。
甚至,他们会幻想在一段类似的关系中能够解决曾经的矛盾;自己能从“受害者”的身份转移到“施害者”,主动伤害一个和对方类似的人,来获得一种虚假的主动权和复仇的快感。
这就是我们说的,“因为太恨Ta,所以爱上了像Ta的人。”常见的一种是,有些人反复爱上与伤害自己的父亲/母亲相像的人。人在幼年时期会本能地渴望和寻求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如果这个愿望未能被满足,它就可能延续到成年后,即使我们表面上压抑了这种愿望。
因此,在童年被父母忽视、否定,怎样讨好都不能得到对方关注和爱的人,会在长大后被和自己父母类似的人吸引。在潜意识中想要从这些和他们相似的人身上得到曾经缺失的爱,以这样的形式来完成童年未竟的心愿。
无法抗拒的吸引力的背后:
是儿时形成的防御策略
临床心理学家Lisa Firestone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人能否相互吸引本质上取决于两个人的防御机制是否相吻合。
防御机制,是我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特定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它们被用来应对一些令自己痛苦或筋疲力尽的情境,在那样的时刻保护自己。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儿时的经历让我们形成了一些应对世界和难题的方式,这些方式曾经保护过我们,我们相信也愿意继续相信它们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Firestone认为,我们在选择伴侣时,会潜意识被那些适配我们防御机制的人吸引。
比如,一个习惯用沉默和抽离来保护自己的人,可能会选择一个咄咄逼人的伴侣,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为Ta提供了很多可以保持沉默的情境。一个习惯用拼命地追逐和讨好来保护自己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个很难被取悦的对象。这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自己的认知体系被打破,我们会通过主动的选择,构建出自己熟悉的情境。
由此可见,人们被吸引并不是因为双方性格有多么契合,甚至不是因为和这个人一起我们会更快乐。而是和这个人之间的相处,能够让一直以来自我保护的方式能够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和这个人之间的相处也能强化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
举个例子,一个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爱上那些疏离的人。这是因为,一面这种疏离强化了他们“我果然不值得被爱”的信念,一面在与这样的人的关系中又能够最大化地使用自己的防御机制——痴缠对方,不断确认对方的爱。
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之处也就在于此,一个经历过的痛苦的人因此往往反复经历痛苦,直到ta愿意付出新的痛苦去打破自己、发生改变。
如果吸引你的是无法给你健康亲密关系的人,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反复被同一种人吸引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在关系中常常是不快乐的,并且感到虚弱,那么你可能就需要去探究,这些人真正吸引你的地方到底是什么。
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那些吸引你的人的共同点或许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他们可以是看似很不同的人,不论是外表还是性格。他们相似的可能只是某种不易察觉的行为模式,或是在特定情况下某种微妙的反应。
第二,在你眼里,一个人吸引你的地方可能只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下的本质才是你真正需要警惕的。比如,你可能觉得自己会被那些看起来漫不经心又有些神秘感的人吸引,因为使他们显得有深度又有趣。
但事实上,你可能是迷恋对方情绪匮乏这个特点,以及被Ta无法理解你这一点吸引。这种吸引的背后就与你的防御机制有关。
又或者,你发现自己无法抗拒那种时时刻刻都要求你给予关注的人,你觉得自己可能喜欢自信的人,但实际上吸引你的是他们强烈的控制欲。
因此,如果你发觉自己总是喜欢上对自己不好的人,总是进入让自己不快乐的关系之中,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参考上面的例子,认真觉察这些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吸引你的实质又是什么。这种实质很有可能就是在不断地给你那些负面的防御机制注入养分的东西。
弄清了这种“错误吸引”的本质,你就可以开始思考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除了自省以外,你还需要总结、归纳过去的恋爱中自己痛苦的时刻,以及两人最后分开的理由——那时的你是清楚为什么这些人不能是你的伴侣的。
同时,你也需要考虑周围亲友的意见。人们在处于一段关系中,或是回想过去的关系时,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滤镜。我们不仅会美化过去,还可能会美化自己现下的处境。旁人固然无法读取你的感受,但他们能比你更清晰、直观地看到你在一段关系中整体的状态。
总是爱上无法好好爱自己的人,也意味着你可能缺乏自我关怀能力。因此,身边那些了解、关爱你的亲友就可能会比你自己更知道,怎样才是对你好的方式,什么样的人才更有可能给你带来幸福。
最后,当你自己真正的需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付诸行动了。你需要有意地试着去与那些一开始可能并不会吸引你,但具备你所需要的好的品质的人约会。至少在那些人靠近你时,给彼此一个机会,而不是早早地自我设限——“Ta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这种舒适区以外的尝试一开始会让你觉得不舒服,因为这样的人会挑战你固有的防御机制。比如,要一个迷恋那种对自己若即若离的人去试着和一个主动接近自己、关怀自己的人相处,他们会不习惯,甚至会觉得反常和不适——为什么这个人对我这么好?我又不值得。Ta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但实际上,是我们旧时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将我们带向了错误的方向,它让我们不明白健康的依赖关系是什么样的。试着接触那些挑战自己防御机制的人,就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改变自己对亲密关系和自我的错误认知,更加靠近真实的、安全的爱。有时候,你只是不习惯,并不是不喜欢。
最后,如果你还在反复爱上无法与你建立健康关系的人,陷入令自己的痛苦的恋爱中的话,不妨在必要的时候告诉自己:有的时候最吸引你的,也是你最需要远离的。斩断联系虽然令人痛苦,却是你找回自己的生活所必需的。而随着你越来越健康,你也会越来越少地感到这些关系的吸引力。
以上。愿我们都能爱值得的人。
在今天的文章最后,
邀请大家做一个投票吧:
前段时间,我们开启了KY「公开课」计划,不定期给大家推出免费/低价但符合KY一贯品质的公开课,带来科普、公益、热点的相关解读,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三期。
我们的第四期免费公开课将于12月21日晚开讲:
《如何运用催眠技巧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亲密沟通》
本期公开课由中华催眠理事会理事,国家心理咨询督导师、考核组成员,KY上海嘉年华人气老师——胡淼淼老师主讲:
具体介绍及报名可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查看,仅限2000名!
注:由于人数较多,本次课程群采用了机器人协助管理,入群请务必仔细阅读群公告及听课说明,遵守群秩序。